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乡村振兴 >> 正文

“小切口”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

作者: 时间:2022-7-20 阅读次数:1836

盛夏时节,走进忠县石宝镇两河村,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庭院、村道、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休闲广场设施齐全,村民正在阴凉处聊天说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两河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通过“小网格、小积分、小村规”三大“抓手”,让两河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心气齐了,环境美了,邻里之间更加和睦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资创业……两河村,已悄然蝶变,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该村先后被确定为重庆市“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示范村、忠县“五好”村党组织,连续5年被评为石宝镇“先进基层党组织”。

小网格  撬动“大治理”

“网格化管理让村社繁杂事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实现了村民疑惑有人解、难事有人帮、矛盾有人调。”6月27日,石宝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邓卫东在向记者介绍“零上访”的秘诀时表示,这得益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

据介绍,两河村辖区面积8.6平方公里,有9个村民小组,848户2458人,外出务工者占了一半多,“三留守”无人管现象严重。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两河村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配备10个网格长,27名网格员,支部书记任总网格长,实现大网格+小网格+户+人“一网通”常态化管理机制。

总网格长、网格长、网格员由村干部、党员、组长、热心村民组成,他们积极投身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巡逻排查、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使群众需求在第一时间解决,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弱势群体在第一时间得到扶助,从源头上预防了矛盾发生,减少了不稳定因素,有效促进了村社和谐。

“感谢邓礼健网格员和组长王界平及时把我父亲送到医院救治,你们网格员的存在让我们在外务工的游子,感到十分安心,以后有能力了我一定回报家乡。”今年5月18日,在外务工的村民卢海涛得知父亲卢光俊突然晕倒,被网格员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救治无恙后,对两河村的网格化管理大加点赞。

两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铁介绍,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群众的事情有人管”的治理效能,让辖区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小积分  兑换“大文明”

“您好!感谢您对两河村工作的支持,您本次积分为2分。”6月27日下午5时许,两河村志愿者邓国华正在清扫乡村公路,手机“叮咚”一声,一条消息跃然屏上,原来他上午参加的志愿活动积分下来了。

近年来,两河村“两委”创新实施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村民参加志愿服务可以换算成积分,村“两委”设立了志愿服务兑换物品点,村民凭积分可以随时兑换生活物品。

2022年5月,忠县融媒体中心派驻两河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李铁请来专业人士编写了电子积分相关程序,两河村在忠县首次实现服务积分管理电子化,会员个人情况、服务图文资料等都在“云端”保存,每名会员可凭卡随时查阅自己服务群众的情况。同时,该村的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屏上也会通过图文形式定期展播各个会员服务群众的相关情况。

“小积分能换来大文明,积分制的设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利,让群众得到了实惠,也为进一步提升乡风民风积蓄了能量,让文明有‘分值’更有价值。”老党员邓子忠说,如今电子积分的便捷使用,让不少村民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

“积分不仅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也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了乡村文明治理。”邓卫东认为,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模式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惠,还充分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细落实。

如今两河村已有文明志愿者136名,占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现在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成为村民们的良好习惯。

小村规  “约”出文明新风尚

行走在两河村,一股和谐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绿色的田野、干净整洁的道路、礼让谦逊的村民……近年来,两河村围绕“人”做文章,通过小村规“约”出文明新风尚。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两河村以村规民约的修订、执行、监督、内化为切入点,定规矩、立良俗、破陋习、扶正气,以规立德滋养文明乡风,全村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

两河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村民代表等共同起草、修订完善《两河村村规民约10条》,后经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后正式实施。涵盖了乡风民俗、环境卫生、邻里相处、孝敬父母、子女教育、宴请操办等内容。

为保障《村规民约》不流于形式,两河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村民转变观念,对一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同时,鼓励村老年协会、村文艺队通过小品、舞蹈、歌曲、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营造移风易俗新风尚。

“村规民约‘约’出了文明新风尚,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邻里之间更加互助友爱了……”邓卫东介绍,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还指导9个村民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二组每户每年缴纳100元饮水管理费、三组家禽集中圈养等社规民约,效果良好。

“自从我们制定社规民约,进行饲养‘革命’后,环境越来越好了。”3社社长傅世明介绍,如今村民都是用闲屋、鸡舍、竹篱笆等将鸡鸭鹅圈养起来,以前随处可见的畜禽粪便如今荡然无存。干净的村道,整洁的庭院,让人爽心悦目。

“如今的两河村,乡风文明,环境优美,民心向善向上……对于村里的未来,大家都信心满满。”邓卫东介绍,两河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立足“两河”优势,深挖本土资源,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村容风貌,努力把两河村打造成集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为一体的美丽宜居乡村。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