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园林 >> 正文

积极探索城市公园“文化惠民”大文章——以重庆园博园的实践为例

作者: 王吉华,陈慧萍 时间:2024-7-16 阅读次数:775

近年来,重庆园博园作为城市公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力推动了重庆园博园中心工作的深入开展,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增进了团结,形成了推动单位发展的强大合力。重庆园博园先后举办了400多场次文化活动,创造了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1/瞄准五个着力点,抓好实践

“人民公园人民建,建好公园为人民”。重庆园博园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着力打造成一座真正为民、惠民的公园。

1.1坚持市场导向,践行绿惠于民,不断夯实“文化惠民”基础

开园以来,重庆园博园一直坚持“绿惠于民、文化惠民”的总基调,不断用活政策,为惠民便民提供便利。一是逐步降低门票价格,直至免费开放。重庆园博园门票经过多次降费调整,直至免费开放,这既是重庆园博园让优秀园林文化更加贴近市民游客生活、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更是让园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向公众普及园林文化的具体行动。二是拆墙透绿,还绿于民,广开入园通道。重庆园博园免费之后,积极将主入口至西入口近2公里的围墙拆除,还绿于民,同时积极探索市街道路绿化与公园绿化有机结合,让游客能一眼望绿,亲近自然,绿地通达性增强,从而进一步夯实了“文化惠民”的基础。

1.2突出功能抓手,完善服务配套,持续搭建“文化惠民”平台

过去的十多年,重庆园博园一直以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为抓手,努力打造博览园的行业标杆,搭建“文化惠民”的高质量平台,不断调整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开设园林文化书吧、引进园博集市、新增直饮开水机、新增游憩设施、安装降温喷雾系统、引进自助寄存柜等,为游客创造了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游园环境,让服务更人性化、更温馨,充分践行了“惠民有感”。

1.3倾听游客心声,彰显公益属性,不断提升“文化惠民”服务

一是加强服务培训,提升游客满意度。重庆园博园一直在提。升游客服务水平上下功夫。10多年来,坚持每年开展“知园博·想园博·爱园博”职工培训,全面加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坚持开展开门评园活动,认真倾听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逐步改进,游客满意度已高达99.96%。二是热心社会公益,彰显自身价值。重庆园博园在守好3300亩土地、服务好成千上万游客的前提下,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博施济众,多次组织开展“留守儿童游园博”“残疾儿童游园博”“为孤寡老人做家务”“走进社区、服务大众”社区义务劳动、“夏日送清凉”给游园游客送矿泉水、为儿童送文具、敬老院献爱心、九龙坡残联游园等社会活动。

1.4深耕活动策划,强化科研科普,不断丰富“文化惠民”内涵

一是传统文化活动有特色。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文化因素。自开园以来,重庆园博园将中华文化传承与重大节庆相结合,抓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契机,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传统文化活动,受到广大市民游客的热烈好评,连续两年赢得了新年开门红,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频频点赞。二是文化内涵深度挖掘。除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外,重庆园博园还充分挖掘展园内涵,编撰了《山水园林中的人文之光》,系统的收录了重庆园博园127个国内外城市展园人文掌故和历史文化,进一步凸显了重庆园博园“山水园林”人文景观辨识度。积极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园区展园从设计到建成,都打上了这些城市所固有的优秀历史文化烙印,众多城市展园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部分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一批革命英雄和革命伟人,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经典红色人物和故事,突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绚丽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魅力长存的传世之作。如:嘉兴园、南昌园、遵义园、广安园、巴中园、昆明园、青岛园等展园,再现了南湖红船、井冈山会师、八角楼、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邓小平故居、革命摇篮、云南陆军讲武堂、五四广场等历史元素,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三是花事活动亮点纷呈。自开园以来,重庆园博园在凸显“山水园林”景观辨识度这一主线的基础上,下足“绣花功夫”,做精做细景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创新打造了“1+6”赏花打卡新模式,让园博园季季有花开,月月有看点。“1”是一个湿地花谷,能够欣赏到以郁金香、醉蝶花、向日葵为主的三季特色花卉;“6”是“六大特色观花植物景观”,可以欣赏到国际园的玉兰、龙景书院的红梅、巴渝园的桃花、荟萃园的樱花、江南园的海棠及西部园的腊梅。为了让湿地花谷这一网络热门打卡点继续升温,在炎热少花的夏季,园博园在湿地花谷种植了10万株硫华菊,打造了七彩“爱的小屋”,让游客既能赏花,也能感受夏日浪漫气息。充分展现了城市公园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也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四是科普教育润物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一堂堂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大课火热开展,一株株“绿色树苗”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深化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要进一步让环保意识扎根于孩子心中,将绿色的种子种进下一代的心田。重庆园博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科技活动周”“爱鸟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时间节点,精心策划“垃圾分类”“海绵城市与湿地生态修复——让地球健康‘呼吸’”等科普教育互动体验活动,累计开展科普教育类活动500余场次,接待市民游客近350万人次,不仅丰富了广大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而且有效提升了市民游客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1.5塑造品牌形象,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扩大“文化惠民”影响

一是线上传播提速度。重庆园博园积极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线上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普及园林文化和非遗文化知识、分享游园攻略,让市民游客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园博园的美丽与魅力。同时,通过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新闻报道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园博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线下活动聚人气。重庆园博园注重线下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互动体验、志愿服务等,吸引市民游客积极参与,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加强与周边社区、学校的合作,开展共建共享活动,让园博园真正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学习的好去处。

开园以来,重庆园博园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重庆市文明单位”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30余项,同时在网络评选中,重庆园博园还荣获“重庆市十大新地标”“重庆市十佳赏花踏青胜地”“重庆市十佳文明旅游风景区”“重庆最美公园等荣誉称号”,充分展现了园区公益属性和社会效益。

2/探索拓展核心职能,做好持续发展文章

重庆市园博园管理处成立的宗旨是提供休闲场所,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为了更好地做足做好“文化惠民”的大文章,重庆园博园积极探索拓展核心职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园林文化为己任,不断在挖掘园林文化、提升园林景观品质、展示园林艺术上下真功夫、下实功夫、下苦功夫,做独具匠心园林人,做发扬光大园林事。

2.1做好景观维护,充分展示园林景观艺术

建园之初,重庆园博园即因地制宜、因势取景,汇集了包括中华不同流派园林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园林,更囊括了东方体系、西亚园林体系、西欧园林体系世界园林三大体系精品,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和文化特色,同时更是世界罕见的真山真水城市山水园林,127个国内外城市展园闪耀着灿烂的人文之光。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呵护,重庆园博园展园数量和展园完好程度均为历届园博会之前,这是重庆园博园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为持续做好“山水园林”的文章,重庆园博园将继续坚持“常看常新、越来越好”的目标追求,做好现有基础设施、展园景观维护工作,将具有各个城市自然风光、历史掌故、人文风俗的展园永久向广大市民游客展示,尽情让老百姓享受丰厚的文化滋养。

2.2加大弘扬力度,探索重庆园博园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加大传统文化活动策划力度。创新优秀文化保护方式,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民族传统节日和人文典故进行教育普及,让文化释放更大的能量。二是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与民间组织合作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弘扬和宣传,鼓励和支持企业及民间资本投入到传统文化中。借此来增强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热爱。三是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园区公共区域设置标语、图片、宣传视频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强化对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国民素质,推动形成注重传统文化的社会风尚,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四是进一步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力度。邀请有影响的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同时,研究和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陶冶情操,凝聚人心。

2.3深挖文化脉络,拓展传统园林文化的丰富外延

重庆园博园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挖掘展园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等方式,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一是挖掘清廉文化元素,打造清廉文化宣传阵地。为持续提升园博园景观品质,进一步扩大园博园社会影响力,实现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在重庆园博园现有合肥园、洛阳园等红色教育阵地的基础上,持续挖掘重庆市各区县的清廉文化元素,结合园博园自身特点,在园林艺术、植物景观、地形地貌等本底上下功夫,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廉政文化教育阵地。二是发挥抗战文化教育作用。在重庆园博园的核心区,依山就势,精心设计和建设了抗战文化园“同心园”,是学习光荣历史和宝贵传统的教育基地。重庆园博园翻新的南昌园、嘉兴园、遵义园、巴中园等7个红色展园,为市民游客提供更鲜活的场景、更身临其境的讲堂。重庆园博园注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将文化教育与游览活动相结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和文化活动。三是搭建友城文化平台。重庆园博园国际园林展区按照多元简约的设计手法,展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各国异彩

纷呈的园林风格,为重庆园博园增添了浓郁的异国风情。国际园占地2.38公顷,共有35个国际城市展园,其中12个为重庆市的国际友城。重庆园博园将利用国际园林展区面积大、展园多、覆盖面广的优势,充分挖掘园区友城文化,探索将重庆园博园打造成为国际“友城”文化展览陈列基地,为重庆的外事工作贡献园博力量,并通过在外事工作中发挥作用来进一步提高园博园广泛社会影响力。

3/总结与展望

重庆园博园在推动“文化惠民”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品质,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未来,重庆园博园将继续深化实践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手段,不断提升园区景观品质、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策划文化活动,进一步推动“文化惠民”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切实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教育普及、保护传承等,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不断满足市民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盼,倾力把重庆园博园打造成一个休闲、娱乐、旅游、研学的美好城市公园。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优秀园林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重庆园博园的实践表明,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在推动“文化惠民”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融合方式、拓展传播渠道等手段,可以不断提升城市公园的文化品质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体验和服务。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