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中国自然资源报:古树古道相映红

作者: 天台县林业局,中国自然资源报 杨国球 时间:2025-3-5 阅读次数:465

天台,立县近1800年,位于浙江中东部,因“顶对三辰、上应台宿”而得名,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称。天台气候温润,光能充裕,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特别是绵延数千公里的“霞客、寒山、南黄”三大古道群两侧,更是古木森森,参天耸立。古道古树相映成趣,彰显了人文底蕴,续写了古树传奇,带动了森林休闲养生游。

  

这些古树很古老。

坐落于寒山古道的街头镇东江村里,有一株距今1600年的香榧树,堪称“晋朝遗老”。这是台州市年龄最大的古树,雄伟挺拔,细叶婆娑,四季常青,每年可收榧子100余斤。在千年古刹国清寺里有一株“隋梅”,是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据说为国清寺第一任主持章安大师所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隋梅枝干斜靠于院墙之上,苍虬多姿。每年二月,春风拂面,花期有信,枝头缀满梅花。隋塔、隋寺、隋梅,一殿一歇一瓦,晨钟暮鼓,禅意浓浓。郭沫若先生曾留下“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的诗句。在国清寺周边,有20多处古树群落,唐樟、宋柏随处可见。而在街头镇娄金岗,随处可见一株株高大挺拔的油茶树,有的树干大如碗口,有的枝条比手臂还粗。其中有一株特别高大,树干通体金黄发亮,黄中透红。底部主干直径超过50厘米,其后一分为四,各自开枝散叶,郁郁葱葱。周边其他油茶树犹如众星捧月,都护卫着这棵“百年油茶王”。

  

这些古树很高大。

沿着霞客古道,来到千米高山华顶之巅。这里是全县古树最为集中之处,占比50%以上。这里有全县最高的枫香树,树高34米,胸围336厘米,冠幅20.3米。华顶寺门前有7株大柳杉,相传是古时和尚用豆腐斋饭作肥料培育起来的。其中最大一株胸围为503厘米,高27米,冠幅12米,单株材积25立方米,树龄在800年以上。当年徐霞客两登华顶山,想必也在树下徜徉流连,举头张望过。对于万年寺的杉树,徐霞客也印象深刻。他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万年寺系天台山名寺古刹之一,徐霞客到访时已立寺近800年。宋淳熙年间,僧众在山门前种下了8株柳杉,长大后犹如八大金刚,皆擎天矗立,令人望而生畏,乾隆下江南时御封为“树王”。现今尚存3株,通过削腐、消毒、封洞、支护等修复措施加以保护后,长势旺盛。香樟自古以来就是天台民间的“神树”,在南屏乡前杨村后翻头,就有一个由5棵树龄高达520岁的老樟树组成的古树群落,被村民称为“五樟园”。据测量,5棵树树高都在20米以上,胸围分别为700、615、610、650、328厘米。更让人称奇的是,本以为枯死的个头最小的樟树,经过保护修复后,已从剩下的老树桩上分别抽出了5-6杈嫩枝,且茁壮生长,让人不得不钦佩其顽强的生命力。

  

这些古树很美丽。

在华顶,有被徐霞客称为“琪花玉树”的云锦杜鹃。这里的杜鹃林“苍干如松柏,花姿若牡丹”。花开时节,宛若云霞,寒冬腊月,雪压虬枝,分外妖娆。从塔头寺沿佛陇岗下金地岭至国清寺,是天台县保存最完好的霞客古道之一。沿途青松、翠柏、红枫、香樟,一株挨着一株,虽历经沧桑,仍浓荫蔽日,生机盎然。秋色晕染佛陇岗时,日耀林间,如金缕之丝,织就梦幻光影。落叶似蝶,翩然而下,如五彩之毯,覆于古道之上。南黄古道全长约12公里,两侧双人合抱的丹枫就有100多棵。深秋时节,枫叶由绿转黄,由黄变红,让这里成为与北京香山齐名的赏枫胜地。在泳溪乡横山村,有两株树龄已达120年的金桂树。花开时节,远在20余里外的宁海县黄泥山岗都能闻到花香,“横山金桂香飘廿里”的美誉不胫而走。看着桂花绽放、闻着花香乘凉、拥着芬芳入眠,成了横山村民独一份的福利和享受。而在不远处的泳湖村杏树殿旁,有一株全县最老的“元杏”,殿因树名,树因殿兴。落叶纷飞时,铺就金黄小道,拾级而上,满眼都是精致画卷。

  

这些古树很奇特。

在南黄古道附近,有一株长相奇特的“老鹰樟”。因在生长过程中,树腰部位的一杈树枝断裂,突出的部分酷似雄鹰的喙而得名,常引得人们前来一睹风采,拍照留影。在三合镇大横村,有2株极为罕见的樟树,它们同根生长,相互合抱,人称“抱娘樟”。由树及人,大横村人将尊敬长辈、孝敬老人作为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平桥镇创旗村兴隆庙后侧高坎上有一株黄连木,树龄已达500年。如果肚痛、腹胀、皮肤瘙痒,可摘下叶子,或贴于肚脐上,或在患处擦拭几下,便可缓解,被村民们称为“天仙树”。沿寒山古道,来到龙溪乡岩坦村口,可见一株银杏雌株,树龄达520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虽然周围三四十里以内再无第二株银杏,但它岁岁结实。在白鹤镇前岙村的风水林里,还有一株“望天檀”,其发叶的时间能准确预测天气状况,如同神算子……

  在天台的神山秀水间,一条条古道蜿蜒起伏,一株株古树枝繁叶茂,它们交相辉映,承载着历史,延续着乡愁,传承着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基因。

  古树保护的天台实践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古树名木数量之多,种类之繁,生长年代之古老,居台州各县(市区)之冠。全县现有古树7139株,隶属43科81属120种。其中五百年以上的263株,七百年以上的53株,千年以上的21株,胸围5米以上的65株,6米以上的23株,7米以上的6株,8米以上的3株。按保护等级来分,国家一级有263株,国家二级有563株,国家三级有6313株。

  近年来,天台县以林长制建设为抓手,建立了纵横协同的古树保护机制,推行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党政同责、属地负责,实现全时段、全覆盖管理,确保每株古树“老有所托,病有所医”。坚持“一树一档、一树一策”,量身定制保护修复方案,落实专业施工队伍,通过修补、剪枝、拉纤、砌坎、喷药、复壮、围栏等措施,完成157株古树保护修复工作,力促古树枝繁叶茂,苍翠青绿。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