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园林科技 >> 科普知识 >> 正文

园林科普丨可食用景观:节水又美味的园林新选择

作者: 时间:2025-4-10 阅读次数:409

你是否曾想过,城市的绿化带不仅可以是观赏植物的天下,还能成为提供新鲜食材的“菜篮子”?可食用景观(EdibleLandscaping)正是这样一种创新理念,它将蔬菜、香草、果树等可食用植物融入园林设计中,既美观又实用。研究表明,与传统草坪相比,可食用景观可以减少高达40%的灌溉用水,这也使得它成为节水型园林设计的理想选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可食用景观的魅力。

 00.jpg

图源:https://www.nparks.gov.sg/

 

●为什么可食用景观更节水?

·从植物特性来看,可食用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如迷迭香、百里香等香草植物,或瑞士甜菜、羽衣甘蓝等蔬菜,它们对水分的需求较低。此外,多年生作物如芦笋和洋蓟,由于根系发达,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比一年生植物更省水。

·在种植方式上,秸秆、木屑等覆盖物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层“保湿衣”,有效减少水分蒸发。番茄与罗勒伴生种植,相互促进生长的同时,还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此外,厨余堆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性,雨水收集系统则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打造可食用景观全攻略

·立体种植省空间

在阳台尝试"香草塔":底层种需水多的薄荷,中层栽耐旱的迷迭香,顶层安排喜干的牛至。这种设计比平地种植节水20%,还能形成微型气候。

·色彩搭配有讲究

紫苏与金盏花混种,不仅形成撞色美景,金盏花的根系分泌物还能帮紫苏抵抗干旱。北京胡同里的屋顶农场就用这个方法,在少浇水30%的情况下获得双倍收获。

·智慧灌溉有妙招

在约旦沙漠农业中传承千年的"陶罐灌溉"值得借鉴:将素烧陶罐埋入土中缓慢渗水,比喷灌节水60%。在家可以用打孔的塑料瓶DIY简易版。此外,“洼地种植”利用地形可汇集雨水,南瓜藤蔓覆盖土壤可减少蒸发。

01.jpg

 图源:公众号“三粒豆”

●三步启动家庭版

·选对容器:旧抽屉、红酒箱都能变身种植箱,记得底部垫椰糠增强保水性;

·配土秘诀:厨余堆肥与园土1:3混合,这样的土壤每浇水一次能保水5-7天;

·养护技巧:用手指插入土壤第二关节,干燥时才浇水。

 02.jpg

图源:https://www.nparks.gov.sg/

迷迭香摇曳,蓝莓丛鸟鸣。

这样的可食用景观不仅节水,更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若小区绿化带种上草莓而非草坪,篱笆爬满可食用的金银花而非普通藤蔓……从今天起,用双手打造节水又美味的生态花园吧,让我们的绿地既美丽又美味~

(撰稿人:刘雨婷、市园林科研院“城市供节水、垃圾分类科普进公园”项目组)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